
深海钳工——管延安
发布时间:2017-09-22     浏览量:2163   分享到:
深海钳工——管延安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现场有这么一个人:他的一双手让两个平面严丝合缝,用一把扳手能使螺丝间隙小于一毫米,凭着这两项绝技,他安装的精密设备成功完成了26次海底隧道对接。他就是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沉管安装团队首席钳工,享誉全国的“大国工匠”——管延安。
环境造就精神品格,平台成就人生价值。如果说管延安是一锭“时代好钢”,那么中交一航局二公司便是锻造他的“熔炉”,与青岛相伴相生六十余年的品牌国企,不断深怀着“构筑精品,工程报国”的使命,将“精益求精、苛求品质”的精神融入文化的血脉,造就了多项“行业第一”和“领域之最”。企业这种“竞优”的天然养分为管延安的成长给予了“肥沃土壤”,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使“大国工匠”破土而出和茁壮成长具备了最适宜的环境,在中交一航局二公司优秀文化中熏陶和浸染了20多年,经历了北海船厂和青岛港等精品工程的淬炼,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自觉中已经成为了管延安的职业习惯和精神底色。
管延安主要负责的工作是沉管对接前设备和电缆的安装,简单说就是拧螺丝。一根沉管有两万多个螺丝,如果有一颗误差超过1毫米导致漏水,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1000多名工友的人身安全。
凭借踏实专注的精神,管延安在工作中练就了一手“绝活”,仅靠一把扳手就能保证一根沉管上两万多个螺丝间隙不超过1毫米。管延安说。同样是安装阀门、拧螺丝,如果是普通设备,只需要牢固稳定即可,但在深海中操作,要做到设备不渗水不漏水,安装接缝处的间隙必须小于1毫米。这样的间隙无法用肉眼判断,管延安却顺利获得一次次的拆卸和练习,凭着精湛的技艺,创下了零缝隙的奇迹。
一节180米长的沉管,里外螺丝超过两万个,管延安带领着工友们依靠一把把扳手,把所有的螺丝都拧得严丝合缝,成为了保障沉管隧道安全的最后一道生命线。
在连接隧道两端的人工岛之一的西山岛上,记者跟随管延安进入了之前已经安装好的沉管隧道内,顺利获得已经对接成功的隧道,我们进入刚刚下沉对接好的E26管节内,对里面的一些设备进行拆除。
未开通的隧道闷湿、有异味,而且空气不是太流通。“每次管节下沉安装成功后,我们都要进去对设备进行拆除,有一段路工具车是不能顺利获得的,我们每次都要背着拆下的沉重设备来回折返,一待就是好几天。”管延安习以为常地说。
说实话,隧道内憋闷的空气确实让人一刻也不想待在这里,同行的一位同行已经因为身体不适开始呼吸急促。而管延安和他的团队们仿佛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不经意的回头中,记者看到管延安拿着扳手在一丝不苟地工作着。那种专注,那种热切,不正是一个工匠对自己从事事业的精益求精嘛。如果说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安装是一航局二公司奉献给国家的经典巨作,十年磨一剑,超越发达国家百年沉管隧道史的最高峰,靠的便是千千万万“管延安”式的一线工匠,他们追求卓越的品质、苛刻的精细、扎实的作风,锻造了建筑行业“中国造”的钻石品质。